第一,從大環境來講,從國家層面來講,包括也許層面來講,現在光伏補貼政策是度電補貼政策,就是你發電你收益,多發電多收益,這個理念在去年4月份把原來金太陽政策終止掉,這個導向非常明確,促進光伏領域的健康發展。原來不太注重的電站質量,來強制引導我們注重電站的質量,現在看到國家已經批復了一些符合領跑者計劃的項目。我們最近也看到有一些區域在申請類似的領跑者計劃,國家在這里也做了很大的努力,從業主方面上來講,我們做電站更多收益最終經營電站也是要靠電站去盈利,盈利的電站怎么說?怎么去做一個好的電站或者說怎么評判一個電站是否優良,要關注幾個方面。首先是初始投資,假設我們做一個電站,如果初始投資可控,那么后期將近20多年的運維總成本也可控,我們整個生命周期發電量又很高,我認為這個方案是比較優良的方案。圍繞這幾個方面,我們后期怎么做方案?我們來看看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。
第一個挑戰,現在就中國國內而言,國內的裝機準入量的增長在2015年已經是在全國第一了,這個體量已經第一了,但是反觀國內光伏行業怎樣,很多時候各自為戰,板子廠家更多關注板子是怎樣的發展路線怎么做,逆變器廠家也是關心逆變器技術發展路線。我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部件上,把部件做的很好,比如逆變器效率的問題。我們在系統上做一些優化,比如提到1500V系統,我們在系統方案上做一些優化的話,整個系統效率的提升是很大的,包括組件也是一樣。我們組件提升1%的效率,發揮的代價是非常高的,但是我說的意思不是說不去投資這些技術,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,從系統方案上把這些效率找回來。這個系統方案怎么去找?我們除了本領域內的一些技術,跨領域技術也可以促進光伏技術,希望光伏行業可以把眼光和思路拓展。再一個是管理的問題,現在的光伏電站可能從前年的時候,光伏電站總量還不是特別大在國內,但是從去年已經開始出現暴漲,一個客戶擁有的電站很多已經超過GW,這時候如何管理?如果靠傳統的運維怎么做?很多傳統運維是靠人力做,我們派很多人在電站里,要一輪一輪巡視去檢查所有的部件,甚至把所有匯流箱打開,到底是什么樣的工作狀態?,F在我們說5兆瓦、10兆瓦可以用人力管理,如果用上百兆瓦的時候,怎么辦?作為一個引子,在管理方面上也希望有一些探討。
第二部分是華為公司對未來趨勢的理解,不光是對光伏,包含了整個華為公司對技術路線的判定。我們講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深度融合,就是物聯網時代,就是萬物互聯的概念。這個理念是什么時候出來的,是幾年前華為公司對這個技術的預判。我們看一下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,比如說在德國,數字和物理世界融合是工業4.0,在國內包括今年國務院年初的時候也提出來叫互聯網+,加各行各業,這樣的理念提出來,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念?我們講任何一個理念具備一個活力,成為一個國家要為之付出的理念的時候,我們來看,不光只是炒一個概念,互聯網促進傳統行業釋放生產力,比如淘寶的理念,在互聯網出現之前,買東西都要到商場和超市里面去,而且要到超市里挑東西,但是互聯網出來之后,過幾天就是雙十一,每年雙十一淘寶創造的神話都是互聯網+把時空和空間還有大量生產力給釋放之后,形成了一個成功的模式。對于光伏怎么講?也是同樣的道理,我們想互聯網領域,互聯網+光伏,也把光伏領域一些沒有釋放的生產力把它釋放來。這個架構也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展示,是華為公司的整體架構,這張圖是包含了華為公司整個公司的結構,幾大產業,我們把互聯網+作為公司將來發展的方向之后,我們對組織架構是這樣調整的。我們把整個產業鏈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個數據產生,第二個數據傳輸,第三個數據處理,第一步要做的是改造底層部件,拿淘寶例子來說,我們個人終端不具備上網能力或者根本就沒有IE瀏覽器,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融入互聯網,像很多部件在非智能的時候,比如光伏行業來講,我們進到光伏行業里來看的時候,我們有時候也覺得不可思議,為什么?從底層來講,1兆瓦電站大概有4千板子,監控很粗糙,每一片工作狀況都不清楚。數據產生之后,我們就有一個數據傳輸,通過無線或者有線方式傳出做數據處理,用一些軟件包括云平臺大量處理,這個架構起來之后,將來最大的一塊寶貴財富就是數據這塊,你擁有了大量的電站運營數據之后,這也是非常寶貴的財富。具體戰略執行方面,我簡單展示一下華為公司做了架構之后也是做了很多的投入,因為所有的理念也最終要通過技術來實現的,我們技術這塊每年投入很大,公司每個部門都是通的,很多技術是完全共通的,每年基本上會把銷售額10%投到研發里面去。去年大概是400多個億,國際專利的數量已經占據了第一名,已經超過了歐洲、日本包括美國的一些公司。
下面具體來講一下華為智能光伏理念和創新帶來的價值,我們講一個方案如果沒有價值可以創造的話,我們認為不具備生命力。講價值之前,我想講一下,我們做這個方案的出發點。對華為公司來講,核心是一個設備供應商,我們做這個東西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,最終的客戶是業主,要靠電站盈利的,如果說站不到客戶角度上去的話,你的價值是產生不出來的。我們說站客戶角度上講,如何做一個好一點的方案,認為有三個方面需要做。第一個關注如何提升發電量,第二怎樣提升盈利效率,我們做一個電站時間很短,幾個月就把電站建完并網,更多的工作是今后十幾年的運維,關注到整個電站的收益。如何提高將來運維的效率?如何降低運維的投入?我們做方案的時候,運維這塊的成本也是可以量化的,我們建議做整個方案考量的時候,做財務模型的時候要考慮長期的收益。還有保障電站的安全可靠,電站終歸是一個資產,資產是一個實體,如果資產沒有辦法持續發電,比如里面的部件經常壞掉,或者根本不可靠,就沒有什么安全可言。我們講要從這三方面出發做這樣的方案。具體的方案,我用一張圖簡單展示一下,這是華為職能光伏解決方案理念與機構,總結一下就三點,第一點如何把電站做的更簡單,第三全數字化,我們在光伏電站里要做減法,這張圖相對形象把整個減法理念做出來了,對于傳統一些方案可能在這個系統里不斷加部件,首先把易損件拿掉,把逆變器打散放到電站上,讓每串直接進到逆變器里,中間環節可以省掉很多。這是我們設計這個方案的一個基本理念,當然里面有一些技術細節,如何實現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,包括一兩年大規模的實踐,現在是穩定的方案。第二全數字化,它的價值在于我們把整個電站打開看了,我知道每一串精確的電壓電流之后,就可以在遠端通過數字給模擬出來了,這里很大的優勢就是所有的監控系統對故障的判斷是基本的功能,故障出來以后,所有系統都可以看到,但是我們在講如何在故障出來之前,在你的損失發生之前,我們來發現一些問題,我認為這是比較關鍵的一個點。